绿色发展 思想先行︱长阳法院开展“奋力打造生态环保标杆法院”大讨论
2月21日,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召开“奋力打造生态环保标杆法院”座谈会,全体青年干警汇聚一堂,县检察院副检察长李民、县林业局副局长张财兵、碳汇中心主任李财荣应邀出席,交流工作体会,研讨“破题”“出圈”的办法。
会上,长阳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田旭辉总结2024年亮点工作,建立“林业碳汇+生态司法”协同机制,办理全省首例“林业碳汇+生态司法”修复案件,长阳花香水岸生态保护司法警示教育基地成为全省唯一入选“最高人民法院十年生态环境司法保护(修复)示范基地”,不断擦亮生态“底色”、提升发展“成色”。并对“奋力打造生态环保标杆法院”,就加强部门联动协作、多措聚力生态修复、推动生态环保基地建设等方面,详细讲解2025年工作思路。
与会人员围绕升级打造生态环保标杆法院、做好长阳“山水文章”展开热烈讨论,纷纷建言献策。
县林业局 张财兵
2024年,县林业局抢抓国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机遇,在森林资源深度开发和“两山”价值转化上大胆创新,积极争取宜昌市林业碳汇开发试点,取得显著成绩。2025年,县林业局将加强部门协作,持续推进林业碳汇工作,拓宽“两山”转化路径,推动林业碳汇资金落实见效,充分展现碳汇实效成果,助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县检察院 李民
一是坚持从严惩治原则办理各类环境犯罪案件,做优生态环境检察专业化办案,刑事检察+公益诉讼双轮驱动,强化对生态环境的刑事司法保护;二是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,用好从严从宽政策,在环境犯罪审查中精准适用认罪认罚从宽,充分体现司法温度;三是强化检察建议刚性,建立整改"回头看"制度,推动"办理一案、治理一片"长效治理。
党组书记、院长孙莉对大家的发言予以充分肯定。她指出,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,也是人心所盼,绿水青山是自然财富、生态财富,又是社会财富、经济财富。她强调:
着力深化统一认识
长阳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、三峡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,围绕清江流域保护,打造生态环保标杆法院,既是落实好上级法院的工作要求,也是自觉主动融入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。
着力培育典型案例
培育典型案例,办好案件是前提,始终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,不断提升司法裁判的法律认同、社会认同和情理认同,以实干之姿奋力推进环资审判工作现代化。
着力升级创新举措
推动建立“多方联动、跨域协同、源头治理”的保护格局,加强与职能部门协作,推进修复成果可视化,保障生态保护实践教育基地实质化运行,深化重点生态功能区、自然保护区基地建设。
着力扩大宣传影响
丰富宣传形式与内容,打造接地气、出圈的宣传作品,讲好生态环境保护故事,让成果“深入人心”。
着力完善“林业碳汇+生态司法”修复机制
做好“林业碳汇+生态司法”后半篇文章,规范和加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和使用,打通生态修复“最后一公里”,切实守护绿水青山。